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普遍存在重视或强化临床业务管理,忽视或弱化医院运营管理,部门之间协同性较差,整体运营成本偏高的现象;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、降低耗材收益等医疗产品收入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政府足够的财政补偿,医院运营将会越来越困难。医院在信息化应用上普遍存在医疗业务信息化程度高,医院供应链等信息化应用缺乏,与供应商信息系统不对接,各自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;医疗供应链各环节不对接,信息不对称,导致产品库存积压、损耗大,供应链管理成本高;没有信息技术的基础,医疗产品在全流程质量监管上也带来压力,特别是高风险的植入介入高值耗材,需全程冷链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监管难度更大。
在运用新的院内供应链管理系统、spd医院物流延伸,建立医疗产品供应链现代管理制度,实现医疗产品在生产厂家、流通渠道、医疗机构、患者之间无缝连接,互联互通一体化管理将是必然趋势;经过近十年的管理规范,医药流通基本实现现代物流管理,形成了干线、支线、城市配送相结合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;医药流通渠道与医疗机构实现无缝对接,完善院内100米的医药物流延伸也将势在必行。
医疗耗材spd管理分别在高值耗材、低值耗材、体外诊断试剂及药品上存在着以下痛点与难点:
1、高值耗材
“灰色库存”现象
高值耗材实际需求的不确定性,导致医院基本采用简单粗放的事后管理模式;事后管理模式基本没有验收、出入库管理,容易出现无人监管的“灰色库存”现象。
质量监管缺失
植入介入等高值耗材属于高风险产品,质量监管严格,要求全流程一码溯源;但以现有大部分医院采用的“跟台带货式”或“寄售式”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容易出现质量管理漏洞,带来使用安全隐患。
购销存退混乱
高值耗材品规繁多,专业性要求高,而且经常出现退换货现象,传统“人工登记、手动记录、纸质翻查”管理模式和“清台计数”的手工结算方式容易导致“购销存退”混乱。如果没有与供应商实现基础数据库统一、信息互联互通,在高值耗材准入、采购、使用、追溯等各个环节很难实现规范管理,导致潜在的经济损失和质量安全风险。
2、低值耗材
以领代支,难以监管
科室耗材领用以领代支,无法准确统计实际消耗。物品积压、过期、丢失时有发生难以管控。
需求与供应结构性矛盾
耗材需求计划不准确,采购供应速度不匹配,有些耗材库存积压,有些耗材紧缺导致需求与供应结构性矛盾。
信息孤岛,信息不对称
与供应商信息交互不畅,采购、验收、入库、分拣、配送等各环节信息化、智能化程度低,库存积压、出错率高,运营效率偏低。
3、体外诊断试剂
冷链管理不完善
体外诊断试剂储运条件要求苛刻,大部分要求 2℃-8℃ 的仓储运输条件,目前存在冷链信息不对称,全程质量监管不完善。
效期管理难度大
体外诊断试剂有效期一般比较短,特别是很大一部分试剂属于进口试剂,物流管理要求高,有效期管理难度大,容易导致质量问题和过期浪费现象。
批次管理难落实:不同批次生产的体外诊断试剂存在批间差,不同批次的试剂在正式使用前需要做定标实验,这将损耗一定数量试剂,给订货计划和批次管理带来挑战。
供应链管理与技术服务管理不协同:体外诊断涉及到检测项目较多,相应的厂家和供应商也很多,而且体外诊断供应链管理不仅包含有形产品的管理,还包含技术应用、工程维修等技术服务管理,很难实现供应链管理和技术应用管理协同统一。
4、药品
信息孤岛,信息不对称
与供应商信息交互不畅,采购、验收、入库、分拣、配送等各环节信息化、智能化程度低,库存积压、出错率高,运营效率偏低。
药师工作结构性矛盾,专业价值不能有效体现
药师大部分疲于验收、入库、分拣、配送等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的工作,没有体现药师为临床服务的专业价值。
临床用药管理不规范,质量监管风险大
住院临床用药分拣和配送监管难度大,临床科室常备药品管理不完善,容易出错和导致损耗。
精细化管理不够
药品流转没有全流程闭环和条码化,难以实现药品批号与效期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配送。